在304永利总装车间主机班,二十五年的光阴仿佛都凝聚在了孙超的指尖。自2000年至今,从最早期的机型到如今结构复杂、精度极高的大型核心装备,他亲手拧紧的每一颗螺栓、完成的每一次精密校准,都默默记录着304永利技术跃升的足迹。
对于装配钳工而言,机器的轰鸣是日常配乐,而攻克装配难题则是永恒的主题。即便技术不断迭代,那些特殊的结构、要求极高的精密部件,最终仍需依赖经验丰富的双手去感知、去调校、去完美契合。
去年五月,班组接下一块硬骨头——华南某企业的大型分体式TRT改造项目。最大难题摆在那里:核心部件的安装定位,必须依托一个远在用户现场且已长期使用的旧底座。这个无法直接触碰的“基准”,对整个机组的制造精度构成了严峻考验。最初方案是另制底板,但成本高昂又费时。孙超沉着应对,带领班组依托现有工装展开了精密测量与复杂计算。他们凭借对制造工艺的深刻理解与多年沉淀的装配经验,最终找到了最优解决方案,不仅确保了极高的装配质量,更按时完成了整个机组的升级改造,收获了用户的充分肯定。
作为班组副班长,技术之外,孙超还主动开展“传帮带”。从关键螺栓的精准力矩到安装调试的细微手感,他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同事,手把手指导,心贴心交流。班组“比学赶帮”的风气日盛,一块块“质量信得过班组”的奖牌,正是集体力量最好的注脚。
多年淬炼,荣誉如星光般点缀着孙超的职业生涯——西安市职业技能带头人、陕西省“好工匠”、中国通用机械行业“能工巧匠”、西安冶金机械行业“十佳工匠”······然而当被问及最珍视的成就是什么时,他目光落在车间运转的设备上,言语朴素:“最踏实的,是经我手调试的机组,都能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,在用户那里稳定可靠地运行。”
从青涩到成熟,孙超将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制造事业。对他而言,那些冰冷的钢铁部件,经过他和班组成员的双手,被赋予了精准的生命力,最终汇聚成304永利制造的坚实口碑。
暮色中,孙超走出车间,明天还有新的任务等着他们。在304永利深化服务型制造转型的道路上,正是这些扎根一线的工匠们,用他们的专业和热忱,让冰冷的设备始终保有温暖的底色。